据“文旅之声”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全面复苏,国内累计出游人数高达2.74亿人次。在这样“报复性”的出游势头之下,全国各地大小景点全面开放,而博物馆、文化馆、古遗址等拥有档案文献的景区更是诸多游客的必经之地。
那你可知为何档案文献会如此火爆?本文为你讲述档案文献的魅力所在!
档案文献遗产是现存文献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传承民族记忆,延续华夏文明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023年2月16日,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指出,2023年我国档案工作主要任务包括“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项目,持续推动有关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以及“加大文献遗产保护和宣传力度,编辑出版《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五辑)》,拍摄我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纪录片,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等。 一、什么是档案文献遗产?
档案文献遗产这一概念得到认定,明确进入档案学等学科始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在2000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中,国家档案局明确指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是指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国家级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 档案文献遗产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档案文献遗产是指具有重要价值和历史作用的档案文献;狭义上的档案文献遗产是指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 档案文献遗产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政治统治的必要手段、经济建设的参考依据、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历史研究的可靠依据、人文教育的生动素材,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二、档案文献遗产相关案例 目前,我国已有13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4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198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通过了解相关案例,我们可进一步了解档案文献遗产的相关工作。 2.1 海陆丰正字戏传承手抄提纲本 海丰县档案馆申报的“海陆丰正字戏传承手抄提纲本”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海陆丰正字戏传承手抄提纲本”由历代海陆丰正字戏艺人为了适应演出需要手抄而成,再现了丰富的戏剧情节,反映了海陆丰的方言、俗语文化及老艺人们的书写风格。目前,“海陆丰正字戏传承手抄提纲本”主要藏于海丰县档案馆,共有156卷、4426页。
2.2 少林寺宗法档案
“少林寺宗法档案”是以“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为核心,以60通碑刻及116座塔之塔铭为主体,以“七十字辈”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宗法谱系。“少林寺宗法档案”反映了中国佛教禅宗僧团制度,见证了佛教本土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情形,是少林寺的独特历史文献。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少林寺积极推进“少林寺宗法档案”申遗工作,“少林寺宗法档案”于2023年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3 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
“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苏州众多丝绸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对外交流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是苏州丝绸产业工艺技术和历史的珍贵记录,是中国现代工业成长和东西方商贸交流的重要见证,于2015年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于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的成功申遗为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慧眼识档、积极富档、多重护档、有效管档”的宝贵工作经验。
三、档案文献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利用
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传承我国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推动文化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3.1 完善政策法规 档案文献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修复是落到实处的微观处理工作,而对档案文献遗产的管理则是更高层面的宏观把控,需要宽广的视野和格局,有待于加强法规、政策引导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2021年11月4日,国家档案局印发《“十四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实施方案》,可为统筹“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各项工作,全面提高档案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遵循和指引。 3.2 挖掘档案文化内涵 档案文献遗产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艺术、经济价值需要大力挖掘和宣传。丝绸是“苏州制造”和“江南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围绕助力江南文化品牌建设,积极申请将丝绸档案保护利用纳入苏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体系,通过精致的园林式建筑、精美的丝绸展览、趣味性丝绸手工艺品制作、新颖的高科技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发挥其历史人文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3 以社会力量参与为手段 当前政府部门和众多社会机构参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在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中分别负责不同项目。由于职责分工、专业视角不同,单一机构和部门力量凸显出能力的不足和视野的局限性。引入社会力量,包括社会退休、兼职研究人员,同时联合管理、教育、修复工作者等共同参与,对于及时收集、保护分散在民间的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十分重要。 上海图书馆对17万多件盛宣怀家族珍贵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保存,盛档史料数量巨大,手稿为繁体字手写体,且部分手稿纸张破损、字迹模糊,导致OCR识别技术无法精准处理。因此,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众包中心招募了大量业余爱好者参与数字化抄录和标注,开展史料数字化保护,并提供开发利用。
结语
档案文献遗产是展示社会发展脉络和赓续文明的生动凭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保护好、利用好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对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推动文化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作用。档案工作者需要做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为新时代新征程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贡献档案力量。